摩根生筛,又称概率筛或摩根筛,是1951年由瑞典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摩根生(Frederik Mogensen)在研究物料透筛概率的基础上,提出并发明的一种新型筛分设备。这种筛分机以其独特的筛分原理和结构设计,在物料处理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在矿石、煤炭、建材等工业部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将详细阐述摩根生筛的定义、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其主要优势。
概率筛的定义与工作原理
摩根生筛是一种基于概率论与无强迫联系的自同步原理进行物料筛分的设备。与传统的振动筛不同,摩根生筛通过激振装置驱动筛面进行直线振动,形成单一的振动方向,使物料在筛面上进行往复运动。这种筛分方式不再依赖强制性的筛分力,而是利用物料颗粒自身的运动特性和筛孔尺寸的差异,通过多次筛分机会来提高筛分效率。
在筛分过程中,物料颗粒随着筛面的振动不断与筛孔进行比较,透筛成功机会大的颗粒(即粒度小于筛孔的颗粒)会迅速通过筛孔,而透筛机会小的颗粒则会沿着筛面逐渐散开,直至最终找到适合透筛的位置或成为筛上物。这种基于概率的筛分方式,使得摩根生筛在处理中、细粒物料时表现出色,尤其擅长于快速、高效地分离出不同粒度的物料。
概率筛的结构特点
摩根生筛的结构设计体现了多层、大倾角、大筛孔和筛面短等特点,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其高效筛分的基础。
1. 多层筛面:摩根生筛通常由多个筛板组成,每个筛板位于另一个之上,形成多层筛分结构。这种设计使得物料可以在多个层面上进行筛分,增加了筛分机会,提高了筛分效率。
2. 大倾角筛面:筛面具有较大的倾角,有助于物料在筛面上的快速流动和分离。大倾角设计减少了物料在筛面上的停留时间,避免了堵塞和积聚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筛分效率和生产能力。
3. 大筛孔设计:摩根生筛采用大筛孔设计,使得粒度较小的物料能够更容易地通过筛孔,而粒度较大的物料则留在筛面上继续被筛分。这种设计提高了筛分精度和效率,同时减少了筛网的磨损和更换频率。
4. 筛面短而宽:与传统的长筛面振动筛相比,摩根生筛的筛面相对较短而宽。这种设计使得物料在筛面上的运动路径更短,减少了筛分时间,同时提高了筛面面积的利用率和筛分效率。
概率筛的主要优势
摩根生筛以其独特的筛分原理和结构设计,在物料处理领域展现出了诸多优势:
1. 高效筛分:摩根生筛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完成筛分过程,所需时间仅为传统振动筛的1/3至1/20。其单位筛面面积的处理能力比普通振动筛大5至10倍,大大提高了筛分效率和生产能力。
2. 高精度筛分:通过多层筛面和大筛孔设计,摩根生筛能够精确分离出不同粒度的物料,确保筛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对于需要严格控制物料粒度的生产过程尤为重要。
3. 低能耗:摩根生筛采用低功率要求的振动电机或激振器作为动力源,能耗较低。同时,其紧凑的结构和优化的设计使得机器在运行过程中更加稳定可靠,减少了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4. 易于维护:摩根生筛的结构设计简单紧凑,易于维护和检查。例如,通过机器后部的大塑料盖可以快速更换筛网,降低了维护难度和成本。
5. 灵活性高:摩根生筛在入口和出口的形状方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定制。同时,其工作宽度、筛板长度和筛板数量等设计参数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最有效的布局和配置。
6. 使用寿命长:摩根生筛采用优质材料和先进工艺制造而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其Sizer原理的应用使得筛网不易堵塞和磨损,从而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摩根生筛以其高效、高精度、低能耗、易于维护、灵活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物料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市场价值。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改进,摩根生筛的性能和筛分效率还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工业生产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